登录 | 注册
中华蓝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蓝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蓝氏湖广填四川绵阳支系家谱 已阅:630 / 回复:0(楼主)

第三章
蓝氏姓氏相关资料

一、蓝姓氏源流
[字源]《说文》:蓝,染青草也。蓝指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作靛青色染料。
蓝氏姓源有三说,一说出于赐姓,一说出于芈姓(mi米,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一说出于赢。
1、出自赐姓。蓝姓的起源,《蓝氏族谱》是这样记载的:神农氏第十代孙榆罔帝在位时,有子降生于后宫,适值有熊国君(轩辕氏)贡秀蓝一株。帝见秀蓝昌盛奇异,心甚喜悦,遂以贡蓝赐子为姓,取名曰昌奇,及长分封蓝昌奇为汝南郡火旺公。炎帝时以火为官,相当于后来的爵级。榆罔帝因生子以蓝赐之,制为定姓,万世钦依。从此结束了空桑时期人无定姓的时代。故此昌奇公为蓝氏之始祖,汝南为蓝氏之望郡。子以“蓝”为姓氏,从此固定下来,世代相传。
据《蓝氏族谱》则将得姓追溯到更遥远的年代,族谱载,蓝姓的受姓始祖是昌奇公。“昌奇公为炎帝神农氏(四世?)孙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后子姓蕃衍,遍处雍、青、徐、荆、益、豫、扬、徐、幽,布甲天下,今之蓝姓皆公遗裔”,汝南堂名源此。
得姓始祖:昌奇公。据《蓝氏族谱》载,蓝氏为炎黄子孙,第一代昌奇公生于帝罔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738年?),时以秀蓝赐名,分封为汝南郡(河南省)火旺公。据闽、粤、赣各地《蓝氏族谱》载:昌奇公系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帝榆罔二十五年壬辰八月十五日辰时,帝都空桑(今曲阜)府,徙涿鹿(今河北省涿州市)时,有熊国君贡蓼蓝一株,勃勃然生气异常。当时后宫来报,诞生一子,帝甚喜,遂将此子赐姓为蓝,命名昌奇。昌奇公长大后被封为火旺公,封地在汝南郡(今河南省),此即蓝姓来由。
蓝氏始祖昌奇公为神农炎帝第十代后裔榆罔帝之子。其时居于空桑,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迁居涿鹿(今河北省地区)。遣有熊国君公孙轩辕(神农母弟之裔孙)擒而戮之。榆罔帝在位五十五年后,遂嬗位于公孙轩辕,称为黄帝。相传发生在炎黄二帝之间的阪泉之战,据《蓝氏族谱》记载,应为榆罔和轩辕二帝之争。阪泉之战的炎帝,并不是那位曾“尝百草,辨百药,救济天下苍生”的神农氏,而是神农氏之后的第八代炎帝。据《蓝氏族谱》记载,炎帝神农氏至榆罔帝,十代传八帝,共525年。此后嬗帝位于公孙轩辕,称黄帝。从此开创中华黄帝纪元,可见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相差有五百年之遥。
始祖炎帝神农氏,族谱有记载:“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代伏羲而治天下,没称炎帝,都于陈,迁曲阜”。族谱还记载:“昔帝(神农)父少典之君,娶峤氏女曰安登,生二子,长名石年,即炎帝。乃帝母感神龙而生,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厥产烈山,故号烈山氏。帝初国伊,继国耆,故合称伊耆氏,又号烈山氏。在位一百四十年,崩于长沙之茶乡”。后人有诗赞曰:
德布生民不可量,能成物性泽无疆。
口尝草木知寒热,心悟神书制药方。
扎修耒耜耕郊野,复造犁锄树稻粱。
救疾疗饥功绩懋,至今黎庶沐恩光。
从蓝昌奇开始,历经黄帝有熊氏(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以及夏、商、周、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世代相传,谱中均有记载,其中大部分只有蓝氏人名和配偶姓氏以及生殁时间、安葬地址,个别的有担任官职的记载。蓝姓起源于公元前,蓝姓从春秋、战国时多居于楚国,根据《中国姓氏寻根》记载: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设置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市),蓝氏多居于此,并作为发源地,后来,多次迁徙,从中原南迁,迁安徽、江苏、又迁福建、广东,再迁四川和其它地方。
2、出自芈姓。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任蓝县尹(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东),又称蓝尹亹。蓝尹亹的后代子孙以“蓝”为姓。[寻根]《通志·氏族略五》:蓝氏,望出中山,中山太守诸(《战国策》)。《百家姓考略》云:系出芈姓。春秋后期,楚国有一大夫蓝尹亹,官司蓝县,故地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东,世称蓝尹,后裔子孙亦以地名为氏,其后代以蓝为姓。另外,在此前后封于蓝邑的楚国公族,也有人以地名蓝作为自己的姓氏。
3、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受命为蓝(即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君,他的后代遂以封邑地名为姓,称蓝姓。据《竹书纪年》,梁惠王三年(公元前367年),秦子向命为蓝君,封邑为蓝田,故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子孙以地名为氏。
蓝姓是与地名有关的姓氏,陕西蓝田,1963年发现陕西蓝田化石,也叫蓝田人;蓝邑(今属湖北)等都是蓝姓氏所出之地。
继后,随朝代更迭,后裔因受历代战火影响,或受封随居,或寻找新的生存之路,自北向南搬迁蕃衍。历年蓝氏兴旺,代代有名人,子孙遍及全国海外。至十代善公助夏禹治水。授以“牧”都安邑。遂住安邑(山西省安姨县),嗣后,蓝氏子孙又徙迁陕西,隐居长安,甘肃陇西县,湖广荆州、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朱紫坊。蓝氏后人尊昌奇公为蓝姓的始祖。
蓝姓当今乃一典型的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南。蓝姓人才济济,蓝姓名人竞现史册,表现十分抢眼,既有文臣武将,又有诗人画家、才子佳人。蓝姓在宋人编著之《百家姓》中位列第一百三十一位。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六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  
当代不少地方,习惯上把蓝姓与兰姓混为一谈,即误把兰作为蓝字的简化字使用。事实上,古蓝姓与兰姓,在历史上完全是两个姓氏,蓝姓出自嬴姓,另有自己的血统源流。兰姓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郑国公族的后代。
二、迁徙分布、迁徙始末
炎帝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一世祖也。
公吾族鼻祖宗,生于帝榆罔二十三年庚寅二月十八日子时以大挠所作甲子推之当是已丑之岁,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名曰昌奇,后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郡焉,迨后子孙蕃衍遍处豫、雍、青、徐、梁、荆、益、幽、冀布甲天下今之蓝姓皆公后裔,殁于轩辕帝九十九年辛丑四月十八日申时享寿一百三十三岁(一世祖昌奇公)。
(配),生于帝榆罔二十六年癸巳二月初三日申时,殁于轩辕氏六十九年辛未四月初十日卯时享寿九十九岁,生一子,名原吉。
神农氏初都陈,迁曲阜,十一传至帝榆罔公迁空桑,徙涿鹿封子昌奇为一世祖,汝南火旺公,天潢派演绵亘八州,历今四千五百余年,朝代迭更,转徙靡常,其详亦可得而考也。十八世祖至于善公佐禹治水随居安邑。二十二世祖彦云公父子奉帝妃奔有仍及少康复国封邢侯遂居邢。三十世祖梁公事帝孔甲官司农,孔甲不修善政,谏而不听退守平阳,其子凝事桀,见桀荒滛无道,遂弃官举家隐长安。四十世祖森公自长安徙南安。四十三世祖肇祥公又南安徙南阳居平原乡。五十五世祖良佐公为蔡大夫遂居蔡之垠乡。六十一世祖环公迁洛。六十七世祖彬公徙郢孙尹亹为楚。七十四世祖天香公官郑上卿OO泽。七十九世祖益臣公移东里。九十一世祖之顺公为许昌太守,见曹操专权自姿退处仪封之西山。九十九世祖标公复徙洛之金乡。一百零四世祖增华公宰阳夏卒任于葬绵乡,子次二人于豪仕守墓居绵长郎履高公移居汴源。唐中宗天授元年庚寅一百零八世祖明德公,宦杨州节度使,宦游金陵,卜建康家焉即今上元县朱紫坊,目西北而南矣。唐昭宗光化元年戊午一百一十五世祖宗训公避朱温茂真之乱,迁濠州之定远。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一百一十七世祖一俊公移临淮 。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一百二十一世祖万福公又徙勾(句)容。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一百二十二世祖吉甫公遇金人兀术之难,奔闽始居福清县五福乡。宋光宗绍熙二年辛亥一百二十三世祖常新公,徙建宁崇善坊度。宋咸淳元年乙丑一百二十四世祖万一郎公,避北虏之乱迁汀州宁化石壁乡。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一百二十六世祖和二郎公,携父母金骸迁长汀城下里坪岭水口。元顺至正二十三年癸卯一百二十七世祖大一郎公,迁武平大禾乡。明英宗天顺元年丁丑一百三十一世祖六四郎公迁之今上杭县官庄竹紫垅(现改名为珊瑚乡华竹村)。(二00五年继谱时我在此加了以上杭县官庄乡竹紫垅迁移之内容大约如此,又一百四十五世祖宗三公及众兄弟多人于清道光咸丰之年从闽西迁徙至闽北建阳及周边县市谋生,蕃衍后代巳六代之多,人丁繁多人才不乏。)
蓝氏家族支系本门,唐朝初由豫州迁居上元。
传至一百零八世蓝明德,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六月初五日午时,原居汝宁府汝阳县(汉名汝南)至唐天授元年(690年)时任扬州节度使,宦游金陵,自北豫迁建康(今江苏省江宁市),居上元县朱紫坊,为江南开基1世祖。时武后(武则天)临朝,改唐为周,任用酷吏、残害忠良,他举家南迁,立基江南省江宁府句容县。后人尊他为蓝氏江南始祖。
蓝明德之妻陈氏,久未怀孕,夫妻求祷于嵩岳神人,夜梦神人馈药一丸,吞后觉异香袭体,遂有孕。至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八月十一日丑时,产下一子,取名蓝采和。产时红光满室、异香不散。蓝采和为人耿介、立志读书,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中进士,授左阙谏议大夫,因直言谏帝过宠外戚,遂与权奸不合,即退隐终南山修炼成仙,夏服絮、冬卧冰,醉则持三尺大拍板行歌云:“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还,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后至濠梁间酒楼酣饮,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举手云中掷下靴衫腰带,拍板冉冉而去,时年26岁。濠州在今安徽省凤阳定远县。采和公与道人游于市,见岳氏曰:“夫已逍遥妻真困苦。”公曰:“既有子承欢,可无忧矣。”言毕遁。后遗诗于泰(太)行山曰:“不策天朝学炼丹,功成白上早云端。有子传芳真无虑,贻厥孙谋作世官。”
   蓝采和之妻岳氏,生殁时间不详,葬于句邑南门外泷沅冲,蓝采和夫妻育有三子,名本仁、本俊、本信。本俊、本信早殇,本仁及后代事迹、迁徙繁衍情况谱中均有记载。
蓝姓主要繁衍于中山郡、东莞郡、汝南郡,中山在今河北定州一带,东莞在今山东莒县一带,汝南在今河南平舆一带,三地为蓝姓郡望,即为蓝姓之最早发祥地,表明蓝姓在上述三地曾得到巨大发展,后世繁衍于各地之蓝姓多由此三处分衍而出。汉魏之后,蓝姓以上述三地为中心,逐渐播迁于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南徙于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者。
蓝姓大举南迁于隋唐间,其中汝南郡一支蓝姓迁居今福建上杭蓝尾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其裔蓝有善迁居会同里蓝家庄,有善后裔分迁清流、顺昌、石城。蓝姓入居广东亦在唐末五代间,宋初之广东南海人蓝继宗便为此支裔孙。
八世祖蓝宗训唐朝末年因战乱迁河州之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
十一世祖蓝备,隐居于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
十四世祖蓝万福,又迁居于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
十五世祖蓝吉甫,只身迁居闽之福清(今福建省福清县)。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江南15世(受姓122世)吉甫,遭金人之乱,弃建康句容,奔闽居福清五福乡,为蓝氏入闽始祖,配林氏七娘,生三男:常新、常美、常秀。宋淳六年(1246),常新又迁建宁崇善坊,配李氏一娘,生五男:依次取名万一~万五郎。
十六世祖蓝常新,迁居到建宁(今福建省建宁县)。
十七世祖蓝万一郎,迁居宁化(今福建省宁化县)。宋咸淳元年(1265),万一郎,因北方边城失守,全家迁至宁化石壁立业,是为入汀始祖,葬中州坝,“游水鱼”地形。配赖秀娘,生三男:熙一、熙二、熙三。
十八世祖蓝熙三郎,迁居长汀(今福建省长汀县)。熙三郎,字子安,生于宋咸淳五年(1269),配张月娥,生三男:和一郎、和二郎、和三郎。元至治二年(1322)冬,因宁化受战火的蔓延,地域的局限,人口的剧增,土地的纷争等诸多因素影响,和二郎携妻挈子由石壁迁到长汀城下里坪岭水口。和二郎之子大一郎,讳君厚,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生于宁化石壁,元至治三年(1323)在武平县大湘里大一图,今大禾乡大禾村东下坑粪箕窝搭寮垦荒。元泰定元年(1324)在大禾村建居,并接父母一同居住。当年三月娶桃溪刘三娘为妻,婚后刘三娘回娘家,不幸得恶疾而终,其娘家派人报知后,大一郎派丁扶柩而归,至中途大坪岗(今称迎龙岗,在福建省武平县桃溪中学校园内)忽风雨交加,雷电暴至,众人放下棺柩避雨,顷刻雨息,棺柩已被土掩成坟,传为天葬地。和二郎父子于泰定二年(1325)春,返迁回长汀城下里坪岭水口,在白露树下卜宅而居。翌年(1326)春,和二郎父子返宁化石壁村将父母金骸取回坪岭,放在牛栏屋架上,待择日安葬。某晚三更,风雨雷电交加,牛栏屋架和父母金骸坠落,土拥成坟,人谓天感孝子成天葬地,又称“牛栏祖地”。大一郎续娶长汀城水东街曾三娘为妻,共生七男,依次取名念一至念七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其时财丰业广,家富人兴,诸子各有乔迁自立之心,大一郎顺其意,遂将基业均分,任其向外拓展。明洪武元年(1368),政局较安定,大一郎巡视诸子分居之处,自水口出发,最后至武平大禾念五郎居地,甚合其意,夫妇遂以此地为归老之乡。明洪武十九年(1386),大一郎寿终正寝,享年79岁,葬大禾坝吉坑水口,“人形挽拦”穴。翌年曾三娘亦终,享年79岁,葬大员塘。
明朝末年二十一世祖念五郎迁居武平(今福建武平县)、念六郎居林坊(今福建省)、念七郎居上杭庐丰(今福建省)。
至今在上杭的蓝氏老一辈中还流传着一首《祖先入闽迁徙歌》:
吉甫上祖入闽疆,初到福建五福乡。
公生三子又分散,长徙建宁崇善坊。
万一郎公成长大,家搬宁化石壁寨。
金兵压境乱如麻,南宋衰亡生感慨。
十九世祖和二郎,身居宁化心惊惶。
父母启金随身携,牛栏祖地葬妥当。
长汀水口是老家,一株挺秀七枝花。
念七来杭扶阳住,念四官庄朴树下。
各房系的分布和迁徙
上杭的蓝姓主要来自念四郎、念七郎二大系,其它各系亦有散居。全县蓝姓分布在18个乡36个行政村,聚居地以官庄、庐丰居多。其后裔繁衍在江西、广东、广西、浙江、安徽、四川、台湾等省,人数已超出20万。
念一郎系千一郎后裔有从上杭瓦子坪迁到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庙墩镇繁衍。千八郎,配徐氏,于明洪武三年(1370)迁居上杭竹子垅(今珊瑚乡华竹村)后裔奉千八郎为1世祖。裔孙有部份迁到江西宁都刘坑乡、竹笮乡,泰宁县杉城镇、广东竹乡等处。千九郎原居竹子垅,配黄、杜氏,明洪武五年(1372),迁至湖洋乡加庄村,生二男:志因、志宁,奉千九郎为1世祖。志因裔有迁武平县十方镇白土村、岩前镇 伏虎村;志宁裔文三郎于明天顺六年(1462)迁往武平县武东乡三峙何林村,裔孙奉文三郎为1世祖。清同治期间(1862~1874)有几户因经商从何林村迁上杭城区,上杭又有2户迁至台湾定居。
念二郎系文信裔于明洪武四年(1371)由武平大禾迁长汀白头磜开基,后裔奉仲五为1世祖。清末民初,汀江上杭造船业兴旺,有几户由白头磜到上杭东门潭头造船,遂定居城区。继后,有数户裔孙从上杭迁到泉州、北京等地。仲四(祖真)、仲六(祖清)、仲七(祖松)三兄弟,相传从上杭县胜运里(蓝溪、太拔、稔田一带)金(京)竹山官田村迁至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县鱼湾镇定居,现居住在该镇的蓝姓有万余人。
念三郎系1949年后有一部份因在上杭工作,而定居城区。
念四郎系壬生,字昌隆,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配董氏,系官庄开基始祖,考葬于官庄乡炉前,“人形腹脐”穴。妣葬于炉前暗山里,形为“真武踏龟”。生九男,依次取名为四一至四九郎。
四一郎(文选),迁武平黄沙乡。四二郎(文英),配石氏,生四男:万清、万寿、万洁、万乘。后裔迁官庄朱堡村、江西石城横江镇丹阳村、皇竹村。四三郎(继德),配李氏,生一男:政三,后裔居官庄七里村、上杭城区,福建的新罗、明溪、福州市、邵武、建瓯、宁化、永安、长汀,浙江蓝溪,江西瑞金、会昌,山东济南,新疆,台湾省。四四郎(景云),居官庄树人村林屋巷,后裔迁江西兴国、瑞金。四五郎(宏)原居官庄,后迁待查。四六郎(福兴)原居七里,后迁江西瑞金。四七郎(文奇),配蒋十娘,生二男:太兴(文碧)、太阳(文山),居官庄横头坝,后裔散居于山子口、梁吉坑,福建的武平、长汀、永安、建瓯、泰宁等县市。四八郎(有善),配董氏,生一男:显宗,居树人村,后裔迁长汀、清流、四川、重庆。四九郎(文采),配林、徐氏,生三男:玉才、福泰、仲贵,居官庄树人村,后裔散居官庄各村和福建新罗,湖南长沙,江西于都、兴国、瑞金,浙江杭州,台湾省。
念四郎的后裔大部份奉念四郎为1世祖,但璜头、七里奉熙三郎为1世祖,贵和是奉大一郎为1世祖,世系之高下,叔侄之大小,实难分辨。1997年在官庄重修《蓝氏家谱》时,已作了统一调整,皆奉念四郎为1世祖。
念五郎系宗六之后裔繁衍在官庄贵湖、七里,珊瑚华竹茶头下和城区等地传至7世后,后裔再迁江西会昌、寻乌、汶口,广东东莞,四川中江县,贵州修文县。
念六郎系百一郎有部份裔孙迁到上杭蓝溪、城区。百二郎曾孙华响迁居官庄七里。
念七郎系戊生,生于元至元四年(1338),初居长汀水口之白鹭树下,配李十二娘,生一男:伯三郎,明洪武元年(1368),戊生时年31岁,迁徙上杭庐丰扶阳,考初葬扶阳李坊,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移葬庐丰宋公坪,现已修筑一新,妣葬于扶阳大坪上。伯三郎生一男:伯一郎。伯一郎生一男:伯十郎。伯十郎生五男:子荣、德荣、贵荣、满荣、堂荣。子荣及其弟迁庐丰,仍奉念七郎为始祖。《闽杭庐丰蓝氏族谱》云:“我祖念七郎迁居(上杭)扶阳,传至五世子荣公兄弟始迁庐丰,故吾庐丰宗谱,断自念七郎公始然。”由于庐丰土地资源有限和水资源缺乏,故各房后裔自明代起皆有择地再迁力图拓展之意。
长房子荣配刘太一娘,生四男:玉瑛、仲卿、仲宣、仲满。长男玉瑛后裔先后迁上杭城区竹歧头(今黄竹村),江西萍乡、吴城、雩都,湖南常德、湘潭、麻阳、桃源,浙江平阳,贵州贵定,广东仁化,闽东宁德等地。次男仲卿后裔先后迁本县稔田乌沙坝、官田、黄屋背,旧县南坑、坝上,中都苏姑坑、溪口石铭、城区;武平六甲;永定东门、峰市;贵州桐梓、贵竹、贵定、贵阳;江西兴国、会昌、修水、于都、奉新、袁州、泸溪、信丰;安徽桐城、枞阳、亳县;南长沙、河容、萍乡、永兴、益阳、攸县、湘潭;浙江龙游、泰顺以及闽东三都澳、福州、上海、四川等地。三男仲宣分居本县丰乐、塘下,后裔迁旧县石圳潭、上、下谷坑、梅溪寨、城区;武平磨村寨;长汀林坑;邵武东门;将乐;江西义宁州老上屋、南安、新喻、安福、丰陵、万载、赣州、瑞金、会昌、靖安、分宜、安远、义宁;浙江开化;湖南湘潭、丰陵;贵州黎平;及上海、四川等地。四男仲满之后裔迁临城上登、上都张坊;江西义宁;上海;四川;湖南长沙;本省将乐白莲等地。
次房德荣后裔迁闽南。
三房贵荣后裔先后迁龙岩大池东坑;古田文元;长汀城区;浙江遂昌等县。
四房满荣生四男:茂清、仲清、和清、永清。兄弟4人携母曾氏由庐丰入粤程乡(今梅州市)大平寺暂住,后移居叶田。茂清为丰顺开基1世祖,生九男,依次取名为百一~百九。百一迁山坑尾,百四迁马头(马图),百五迁兴宁,百六迁留隍,百七迁高桥头(梅桥),百九迁惠州。和清为兴宁开基1世祖,由梅州程乡移兴宁东门暂住,后迁竹山晏公坑,生五男:景春、景荣、景华、景茂、景彩。景彩之三男广生移丰顺建侨黄泥塘(蓝屋山)开基,四男庆生移江西长宁县。另一部份后裔移永安龙川、上杭下都、新罗大池、永定调吴等地。
据广东五华《蓝氏族谱》所载:“十七世万一郎,由建宁崇善坊迁居宁化石壁乡。十九世和二郎,于宋时宁化迁居漳州。廿一世廿六郎,徙居广东梅县,为梅县蓝氏始祖,其后分衍兴宁、长乐、宝安、惠州以及浙江杭州。”今福建南部,宋时是蓝姓的繁盛地之一。《广州初集蓝鼎元行状记》载有“蓝氏世居福建漳浦之茗溪”的事实。宋元两代,蓝姓除繁盛于福建外,在广东,蓝姓也繁衍得非常兴旺,并且在宋末元初乱世时大批迁居广西,当然亦有北迁入湖南、四川之地者。
明初,山西蓝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天津、北京、江苏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沿海之蓝姓有渡海赴台者,此间亦有广西之蓝姓播迁云南、贵州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清代,蓝姓分布愈广,今东北三省亦有蓝姓入居。如今,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两省之蓝姓约占全国汉族蓝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
清乾隆十二年左右三十世祖蓝维栋从广东嘉应州平远县(今广东省平远县)迁四川三台县乐安乡、古井镇。
念七郎后裔支系第三十一世祖蓝如桂从嘉应州长乐县迁三台县老马乡。
念五郎后裔支系之十二代孙蓝克彬乾隆二年,1737年迁四川巴县白市驿,后又迁四川璧山县(现为重庆市璧山县)。    
广东省潮汕蓝氏大多是明清时从漳浦迁入的,漳浦的蓝姓种玉堂则是由蓝元晦于明初由江西迁居漳浦亭岭下尾后开创的。蓝元晦被追认为种玉堂三世祖,其祖蓝炯为一世祖,父蓝琛为二世祖。蓝元晦生三子:长子庆福(四世)居苌坑(今赤岭),为漳浦蓝姓始祖;次子庆禄,迁蓝教(今隆教),为龙海蓝姓始祖;三子庆寿,迁居广东大埔河廖(今湖寮),分支又迁饶平蓝屋村。据蓝氏族谱记载实际来源于畲族的创世传说,远古盘瓠的次男蓝光辉,封护国侯,处汝南郡。
蓝姓历史上主要居住在中山郡、东莞郡、汝南郡, 即河北、河南、陕西、安徽、江苏、福建、广东等作为郡望,并分布全国, “湖广填四川”时迁来四川一部份,分散全川和今重庆市各地,从闽南迁往台湾省的也较多。当代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两省之蓝姓约占全国汉族蓝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
清代以来传衍到台湾,则分散台北、台中、宜兰、南投、屏东等地,居台湾一百个大姓中的第六十位。闽台蓝姓,大多奉祀赤岭乡石椅村的蓝姓宗祠「种玉堂」为总祖祠。其开基祖地赤岭,旧名「张坑」,雅称「长卿」,在康熙、雍正年间,蓝氏出了几位叱咤风云的开台、治台功臣,如蓝理(1649-1720)、蓝廷珍(1663-1729)、蓝鼎元(1680-1733)。蓝鼎元则为长卿九世(1680-1733,清康熙19年-雍正11年)。蓝鼎元,字玉霖,号鹿洲,后人尊称鹿洲公。康熙六十年(1721)随堂兄蓝廷珍(南澳总兵)入台,协助平定朱一贵事件。蓝鼎元出入军府,筹画军机,平台后又住在台湾一年多,为开发台湾立下很大功劳,其著述甚丰,有《鹿洲初集》二十卷、《东征集》六卷、《平台纪略》一卷、《鹿洲公案》二卷等。时人称誉他是「经世之良材」,所提的系列治台良策,都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和采纳。蓝姓在台湾是第六十六大姓。
蓝姓也是畲族的第一大姓,广布于闽、粤、赣山区。宋元之后,一部分或者是为了躲避汉族的屠杀,或者是出于对汉族文化的崇敬,总之改变了自己的族称。这种状况持续了几百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福建的漳浦、龙海、上杭,广东的大埔、饶平等地的蓝姓才突然恢复为畲族,总人数达几万人。而族源相同,散布于海内外各地的更多蓝姓族人,至今仍以汉族面目出现。
潮汕的蓝姓,还有一支是由铁安公直接从漳浦迁居而来的,初居澄海大衙,再蕃衍至樟林、河浦、达濠等地。入潮时间应在明初,因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世居漳林山边的十五姓排户具呈潮州府,请求筑寨屯聚防御寇盗,十五姓中就有蓝姓。


作者:蓝氏家谱兰Lan (2021/4/18 19:35:0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蓝氏论坛  执行时间:3,355.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蓝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